yh86银河国际

yh86银河国际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新闻中心

联系我们

咨询热线0791-86538688
  • 电话:0791-86538688
  • 传真:0791-86538688
  • 地址 :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中大道456号南昌城投大厦19层
行业新闻

王向荣:中西互融是园林发展的趋势

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重要的两大瑰宝,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 ,后来又相互影响,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。   

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。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,幅员辽阔,自然环境优越,历史文明悠久 ,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。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,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。根据古代传说,在昆仑之巅,有西王母的花园 ;有皇帝的悬圃;在遥远的东海 ,有蓬莱 、瀛洲 、方丈三座海岛,找到这三座岛屿,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 ,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。另一方面 ,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美的自然,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,这种风景也被称为“山水” ,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,即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,追求“小中见大”,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,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“天人合一”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。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“囿”、秦汉的宫苑,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,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,并在宋朝发展成熟,一直到明清,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 ,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“意境” ,追求诗情画意,寓情于景,寓意于物 ,以物比德,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,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,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。中国的造园艺术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,并对朝鲜和日本的园林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。 

依赖于灌溉,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。在这样一种环境里,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,表达了“人间天堂”的理想。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,如果树园、蔬菜园和葡萄园等 ,形式也是几何式的。 

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 ,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 、古罗马的发展,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。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,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,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。只是到了18世纪,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,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。 

东西方两种园林艺术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发生和发展 ,当然也形成了对方所不具备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品质 。从哲学的层面来看,西方早期的规则式园林是西方传统的唯理主义的反映,认为只有严谨的几何构图才能确保美的实现 ,而到后期的自然式风景园则代表着经验主义哲学,认为感性才是认识世界的基础。产生这种巨变的原因 ,无非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有了新的理想 ,这就是启蒙主义运动所体现的反对专制、追求自由的思想。与西方不同 ,中国园林自生成以来,一直稳定发展。在这期间,尽管朝代几经更迭,造园艺术时有兴衰,但是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没有变 ,因此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始终一脉相承,不断发展和完善。 

以中国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多追求意境美 ,不追求逼真的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,而是用写意的手法来模写和提炼自然,即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” ;西方造园艺术则多致力于对自然的改造和加工。但是东西方园林艺术也存在着深层次的同一性 :无论东方还是西方,建造园林就是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 ,两种园林也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模仿 。所不同的是,东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天然的自然 ,是秀丽的山川,而西方园林所模仿的自然是农业景观,是经过人类耕作的田野和牧场。   

18世纪开始,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。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、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。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,一座塔、一座桥 、一个亭或一组山石,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。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,圆明园中有西洋楼 、颐和园中有石舫,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。 

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,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,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 。但是,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,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。 

(作者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)